2018/8/17 16:39:54
一生一事 匠心澆筑 一事一生 百年路橋
——華東公司首席技師候朝銀榮獲四川省“十大國企工匠”
一頂頭盔穿梭崇山峻嶺,一雙大手連通座座橋梁,二十二載,閱盡萬里山河,如一堅守,成就萬家團圓。侯朝銀同志22年來遠離親人朋友、扎根山區(qū)荒野,為回家的人們架起了一座座橋梁、一條條大路,把一生中最好的年華都獻給了祖國的大好山河。如今他雖年近半百、鬢角漸白,可他依舊匠心無悔,韶華無愧,只顧星夜兼程,奔波九州各地。在10月12日由四川省國資委主辦的“四川十大國企工匠”頒獎典禮中,他憑借“一絲不茍、一以貫之、一生堅守”的匠人情懷和工作實績,從來自全省國有企業(yè)推薦報送的183名優(yōu)秀工匠中脫穎而出,榮獲“四川國企十大工匠”殊榮。
大國之器,重在工匠。工匠精神是一份堅守、一種信仰、一系傳承。在“中國制造”邁向“中國精造”的今天,工匠精神是我們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。侯朝銀同志用他的事跡為我們講述了什么是為事盡心,為家盡情,不負大國基業(yè)的匠者。
22年,他參與了四川路橋集團多座大型橋梁的起重吊裝施工。在世界第二、中國第一的“神州明珠”西堠門跨海特大橋施工中,在他的帶領下攻克了北塔無索區(qū)鋼箱梁安裝、運輸鋼箱梁船只到達施工現(xiàn)場后在海水中相對穩(wěn)定的動力定位等難題;在寧波“城市名片”的外灘大橋施工中,他主持編寫《寧波外灘大橋重大異型構件多點吊裝平轉施工方案》,采用提升塔系統(tǒng)將10段鋼構件逐節(jié)提升,為大噸位、大體積的鋼結構高位吊裝開創(chuàng)了先河;在寧波市縱橫交通要道的奉化江大橋建設中,他首次將“無支架纜索吊裝系統(tǒng)”應用于市政工程施工中,節(jié)約成本500萬元,提前工期3個月;在同類橋梁世界第一的梅山春曉大橋施工中,作為黨支部書記和總工長的他始終奮戰(zhàn)在一線,帶領團隊優(yōu)化施工方案,搶工期、趕進度,使效益最大化。他勤學善思,自學完成橋梁制圖、受力計算等專業(yè)施工技能知識,他參與起草、實施的西堠門特大橋“懸索橋卷揚機式吊裝系統(tǒng)鋼箱梁安裝施工工法”獲國家級工法;“懸索橋鋼箱梁運輸船海上動力定位施工工法”獲國家專利;寧波市外灘大橋“重大、異形構件多點吊裝平轉施工的平轉吊具”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;《重大異型構件多點吊裝平轉施工工法》獲四川省省級工法,在創(chuàng)造良好的經濟效益的同時,為同類型橋梁的建設奠定了基礎技術保障。
一生一事,一事一生。路橋人于立則擎天若柱,于臥則彎弓蓄力,于思則五洲四海,于志則道行天下!侯朝銀同志作為路橋人的一個縮影,與廣大的路橋兒女奮戰(zhàn)在一線,攻堅克難,甘于奉獻,踏遍千山萬水,逢山開路,遇水架橋,變天塹為坦途,為鑄就“百年路橋”不懈努力!